1、武则天一生经历了入宫后分别做了李世民和李治的妻子,后来成为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女君主,担任期间中政治清明,百姓安居乐业,赋税徭役简便,在去世后,她立了一块无字碑,好过任由后人评定。
武则天简介:武则天(624年-705年12月16日 ),本名武珝(xu),后改名武曌(zhào),并州文水(今山西文水)人。
武则天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,母亲杨氏(出身隋朝皇室,父亲为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弟、遂宁公杨达),祖籍并州文水县(今山西省文水县北徐村人)。武则天于武德七年(624年)生于利州(今四川广元)。
武则天(624年-705年12月16日),自名武曌,并州文水(今山西文水)人。中国历史上*的正统女皇帝(690年-705年在位),也是即位年龄*(67岁)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(82岁),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“吕武”。
生平简介: 武则天(624——705年),并州文 水人,唐初工部尚书武士huo的女儿, 唐高宗李治的皇后,唐代女政治家。性 巧慧,多权术。
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,卒于公元705年,作为唐朝开国元勋武士_的次女,一代明君唐太宗的才人,唐高宗的皇后,唐中宗和睿宗的亲生母亲,唐玄宗的亲祖母,她的地位显贵。
1、武则天(624年-705年12月16日),自名武曌,并州文水(今山西文水)人。中国历史上*的正统女皇帝(690年-705年在位),也是即位年龄*(67岁)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(82岁),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“吕武”。
2、武则天本名武媚娘。生于公元624年。其父因参加李渊的晋阳起义有功,被封为应国公,任工部尚书。其母为隋朝宗室杨达的女儿。武则天是他们的二女儿,自幼才貌出众。聪慧机智,又精通文史,因而闻名京师。
3、武则天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,母亲杨氏(出身隋朝皇室,父亲为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弟、遂宁公杨达),祖籍并州文水县(今山西省文水县北徐村人)。武则天于武德七年(624年)生于利州(今四川广元)。
4、长寿元年(692年)九月,武则天派王孝杰与阿史那忠节率军出征西北。十月二十五日,王孝杰大破吐善,收复龟兹、疏勒、于阗、碎叶安西四镇,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。在群臣一致反对的情况下,武则天毅然加派安西四镇成兵3万。
1、大享明堂 明堂既是布政之宫,也是敬神之所,为武则天“*所居”,是皇权的象征,大享明堂,是武则天当政时的重要政治活动。武周革命前,武则天五次大享明堂。
2、武则天的事迹: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。十四岁时进入后宫,为唐太宗才人,获赐号“武媚” 。唐高宗时封昭仪,永徽六年在“废王立武”事件后成为皇后。上元元年加号“天后”,与高宗并称“二圣”,参预朝政。
3、显庆五年(660年)十月,李治风疾发作,头晕目眩,不能处理国家大事,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。然而也让武则天和李治出现了裂痕,也导致了武则天差一点被废。